12月7日,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進出口貿易數據,1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.7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同比微增0.1%,增速較10月的6.9%大幅放緩,創今年5月以來新低。其中,出口2.1萬億元,同比增長0.9%;進口1.6萬億元,下降1.1%。

總體來看,前11月,進出口總值38.34萬億元,同比增長8.6%,增速比前10個月下滑0.9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21.84萬億元,同比增長11.9%;進口16.5萬億元,增長4.6%,外貿繼續保持平穩運行。

“11月進出口數據的下滑超預期,與之前疫情下供應鏈受到干擾有關。”12月7日,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研究院研究員岳翔宇分析,11月數據比較特殊,有多方面因素。

在岳翔宇看來,下半年出口增速明顯回落,有基數因素影響,也是對歐美消費品出口持續下滑的結果,反映歐美補貼退坡帶來的外需減弱。

踏入12月,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調整。12月7日,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《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,被稱為“新十條”,在風險區域劃分、核酸檢測、隔離方式等十個方面做了進一步優化。

岳翔宇指出,疫情管控不斷優化,有助于產業鏈更暢通,對出口與進口都有一定幫助。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、中國人民大學貨幣研究院研究員陳佳12月7日也表示,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,未來中國貿易數據階段性回暖是大概率事件。

不過岳翔宇認為不能過于樂觀,2021年是歐美受到疫情影響而供給存缺口、需求受刺激的特殊年份,這種特別旺盛的出口難以復制。未來一段時間,全球經濟較難回到2019年之前。


11月進出口下滑超出預期


“最近幾個月,貨代的出貨量明顯下滑,尤其是歐洲線、美國線這兩個最大的傳統市場。”外貿貨代公司深圳優運智慧物流有限公司CEO趙龍軍12月7日表示,他對最新進出口數據并不感到意外,連月來明顯感受到外需的下降。

據海關總署數據,按人民幣計價,中國11月出口同比增長0.9%,進口同比下降1.1%;10月出口同比增長7.0%,進口增長6.8%;9月出口增長10.7%,進口同比增長5.2%;8月出口同比增長11.8%,進口同比增長4.6%。

從數據可知,進出口增速逐月放緩,而且下降速度愈發明顯。具體到11月份,出口增速臨界趨于0,進口增速轉負,在較早前公布的PMI數據以及海運數據已經有所顯現。

據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11月PMI數據,制造業PMI回落1.2個百分點至48.0%,11月表征外需的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環比回落0.9個百分點至46.7%,為近半年來最低值。

PMI數據結合外貿相關的高頻指標來看,11月出口表現偏弱。

此外中國港口協會報告也顯示,11月,八大樞紐港集裝箱外貿重箱吞吐量同比下降9.7%,外貿空箱同比增加23.73%。重點監測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0.8%,增速進一步放緩。作為航運市場“晴雨表”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CCFI指數)11月環比繼續下降16.0%,目前已降至2020年末水平。

貨代公司對海運價格以及走貨量較為敏感。趙龍軍介紹,美西航線到美國洛杉磯一個標準箱的價格,從去年最高峰的2萬美金降到現在1200美金的運費,降幅達到94%。“這個運價已經是低于疫情前的運價了,疫情前應該在2000美金左右一個標箱。”趙龍軍說道。

就11月外貿數據超預期顯著下滑,陳佳指出,主要是受三大因素影響:

首先,全球經濟遠期衰退風險加大,即期增長率放緩,歐美傳統航線年底的運輸旺季在今年并不旺,令市場對貿易板塊轉增的信心進一步下滑。短期內歐美市場貿易需求轉暖所需的條件,如高增長、低通脹、能源安全、地緣政治穩定等因素都很難達標,這些外部因素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外貿增長的壓力。

其次,近兩個月國內各地受疫情反復沖擊的影響,盡管中國各大主要港口都保持了正常運營,但外部需求顯著下滑,航運市場運價深度下行,都進一步拉低了11月外貿增長的趨勢。

陳佳認為,供應鏈受阻是進出口下滑的第三個因素,也是最深層次的因素。


外貿繼續保持平穩運行


據官方數據,今年前11個月,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8.34萬億元,同比增長8.6%,外貿繼續保持平穩運行。

細看企業主體,民營企業的增速高居其他所有制企業。前11個月,民營企業進出口19.41萬億元,增長13.6%,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0.6%,比去年同期提升2.2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13.22萬億元,增長18.1%,占出口總值的60.6%;進口6.19萬億元,增長5.1%,占進口總值的37.5%。

由于外需走弱,因此外商投資也備受關注。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.7萬億元,下降0.1%,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3.1%。其中,出口6.87萬億元,增長2.4%;進口5.83萬億元,下降2.8%。

對于民營企業的增長以及外商投資相對穩定,陳佳稱,中國今年在穩外貿方面已經提前做了充分部署,目前所遭遇的一系列挑戰基本上都在宏觀政策層的預期之內。相關保供接續政策的精準施策之下,中國并沒有出現全面的產業鏈或者供應鏈下滑。

“面對內外部挑戰,部分外貿領域例如集運吞吐量等還是體現出了足夠的韌性。”陳佳進一步指出,中國疫情影響基本上控制在局部區域,即期外貿數據雖受影響但總體可控。

展望未來,陳佳稱,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, 進一步提振了全球市場對中國持續改革開放、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信心。短期來看,由于翹尾因素和節假日因素,結合疫情優化鋪開尚需時日,尤其是貿易數據反彈往往滯后于制造業數據反彈,因此中國的貿易數據在明年很可能先抑后揚。


來源:浙江貿促綜合整理自和訊新聞、時代財經